隨著“雙碳”戰略持續深化與城市治理加速邁向智能化,為期三天的2025環境水務產業科技博覽會近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本屆水博會以“科創賦能·智水未來”為主題,匯聚行業頂尖科技力量,共同探索水務行業的數字化未來。展會期間,武漢新烽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872166)系統展示了其覆蓋“源網廠河”全流程的智慧水務整體解決方案。新烽光電以前沿的智能感知設備為基石,以AI驅動平臺為核心,構建了從數據采集到智能決策的全鏈條能力,為水務行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具備高度實踐價值的“新烽光電路徑”。
新烽光電此次展出的系列產品均經過嚴格的市場檢驗與技術認證。便攜式微流控水質檢測儀作為入選水利先進實用技術重點推廣指導目錄的代表性產品,以其高精度、快速檢測等優勢特點,成為展會現場的焦點之一。

同時,多款已成功進入省級水利先進技術產品推廣名錄的設備,包括一體化內澇監測水位計、多普勒超聲波流量計等水文監測裝備,以及涵蓋pH、電導率、溶解氧、濁度、COD、氨氮等多項參數的水質傳感器,共同構成了完整的智慧水務感知層解決方案。這些產品通過遙測終端機、5G物聯網控制器、低功耗LoRa透傳控制器等通信傳輸設備,實現了數據的高效穩定傳輸,為智慧水務平臺提供了可靠的感知基礎。

在軟件平臺展示方面,新烽光電的城市生命線工程智慧平臺深度融合物聯網、GIS與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了完整的“感知-分析-決策-執行”智能閉環。該平臺通過全域感知網絡實時監測水務系統運行狀態,運用AI算法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度挖掘與分析,實現了從風險預警到智能調度的全方位管控。平臺還創新性地構建了全流域數字孿生模型,集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大功能,通過多情景模擬為管理者提供科學決策支持,推動水務管理從被動響應向主動防控的轉變。
展會期間,新烽光電通過武漢東湖高新區南湖片區智慧水務項目和"經開區智慧河湖綜合調度平臺"等成功案例,向參觀者生動展示了其技術成果在實際應用中的卓越表現。這些項目通過構建覆蓋全流程的智能監測網絡,實現了城市水系統風險的統一感知與智能預警,其中"經開區智慧河湖綜合調度平臺"作為"感知+預警"體系的標志性實踐,通過構建河湖聯調、水岸協同的智慧化管理體系,為行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樣板。

▲光谷智慧水務大腦平臺

▲經開區智慧河湖綜合調度平臺
本次展會不僅展示了新烽光電的技術實力,更為行業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隨著水務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深入推進,新烽光電表示將繼續秉持創新理念,深化技術研發,與業界伙伴攜手推進人工智能與環境水務產業的深度融合。新烽光電將持續完善"感知+預警"技術體系,推動水務管理從傳統模式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轉型升級,為構建安全高效、綠色可持續的現代水務體系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助力行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目標。